從事佛教藝術的畫家、雕塑家,等創作者都以虔誠的宗教信念,參照佛教中的理想,製作真善美的佛像,使觀者為佛像的莊嚴與慈悲之法相所吸引,有助於觀賞者心靈昇華。 佛陀雖然逝去,但其感化力量仍然持
從事佛教藝術的畫家、雕塑家,等創作者都以虔誠的宗教信念,參照佛教中的理想,製作真善美的佛像,使觀者為佛像的莊嚴與慈悲之法相所吸引,有助於觀賞者心靈昇華。
佛陀雖然逝去,但其感化力量仍然持續,遍達於全世界,佛教行者在對佛陀敬禮的時候,喜歡在自己心中憶起大師活生生的形貌,以使得他崇拜行為成為生動而有意義
誠然對觀賞佛像而言,佛像之美乃貴在於蘊含有無限難以筆墨形容的慈悲,具有不可思議的莊嚴沉定,使人摒棄一切思想上的雜念,從內心產生一種崇高的仰望心理。
佛像「造型」是基於一種哲學觀念的美感情操訴諸視覺的表露。所以我們可以從含蘊著造佛的人的虔誠心念.以及造型理念的佛像,去探察思考製作佛像的文化背景,以及東方人的哲學思想,乃至到現代的意義。
佛陀的精神在中國幾千年來的基本倫理道德生活中,仍繼續活在我們東方人的精神生活中。透過佛像的造形,以現代的觀點探索形成我們東方精神文化的背景,不但為深刻認識我國精神文化所需,尤在物質文明的猖獗,使精神與科學失去平衡,顯露了現代精神空虛、彷徨的時代,更令人迫切感到這種探索將拓廣我們的精神領域,使現代人的精神生活更為豐饒。相信只有站在這種觀點來談佛像,才真正能做到深入理解佛像造形的精神